看空房价有更多理由 新华社批杠杆、高盛喊降价
看空房价有更多理由 新华社批杠杆、高盛喊降价 2016/11/23 09:50 华夏时报 11月18日上周五,我们在一篇“原来我们都低估了政府挤泡沫的决心”中,提出来了“楼市闻到一股降价的味道”。 不是说非要为看空房价而看空,而是发现降价成为了一个可能的政策选项,同时,在更多市场因子的配合之下,买卖双方的心理博弈也发生了变化,热点城市不管是一线还是二线,都具备了更多“降价”而不仅是“降量”的理由。 一开始理由来自11月部分城市调控政策的猛然升级,武汉“本地人禁买第三套,外地人需缴满两年社保”,南京针对一个“批次”购地采取严打措施,开发商“买地”需用自有资金。随后几天,有更多的迹象在预示着楼市减价的趋势。 先看新华社的评论,针对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0月份市场数据,新华社认为,“房价走势趋稳,市场明显降温”,其中提到,房地产市场交易量回调明显,降“虚火”效果显著,一线城市涨势不再,热点二线城市更是“转冷”,一些楼盘甚至出现批量退房现象。 最重要的是,新华社评论“并不甘心”于此,而是继续指出,“虽然调控后新建商品房普遍遭遇看房人数锐减、交易量跳水等降温行情,但截至目前,大部分一手楼盘价格暂时还没出现明显的 下滑。” 这种表述,和普通购房人或者关注房价的人看到的实际情况一样的。让房价下降,还得有更多的措施,比如严格限制购房者的金融杠杆,尤其还有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杠杆,而这一点同样也被新华社提了出来。 新华社在一则深度调查中揭露了房价上涨的四大原因:买房杠杆高,买地杠杆更高;割舍不下的“地王”盛宴;投资投机下的虚火;造假炒作推高房价预期。“如果说供需不平衡是导致热点城市房价上涨的客观原因,那么巨额资金涌入楼市则与这轮房价迅猛上涨直接相关。有些地方的房企根本不掏自己腰包拿地,全靠从金融机构融资。” 这是官方媒体新华社对楼市的调查和评论,房子是给人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点被明确的重复,我们再来看市场的分析,尤其是大投行的分析,比如高盛就开始明确表示,“中国房地产商可能从2017年第一季度起开始降价”。 一份来自高盛的分析报告认为,上海、南京、苏州出台的房产调控措施被认为比以前几个周期时采取的措施更加严厉,这些政策旨在堵住投机与投资需求的漏洞,重点放在控制预售许可、打击违规营销活动这些行为上,“随着越来越多的潜在买家在近期政府调控房产市场后持币观望,开发商与地产中介预计明年2月或3月将开始降价”。 事实上,根据《深圳商报》最新的报道,一线城市深圳的楼市已经在11月出现了量价齐跌的行情。数据显示,在10月份房价下跌一成之后,11月房价又出现三周连续下跌的情况。显示出,在房价中短期下跌的预期增强,部分投资客选择减仓出货。 看空房价,其实还有更大的背景,那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当选后带来的美元走强预期和实际趋势,以及在这种条件下人民币缓慢贬值的压力,如果人民币缓慢贬值,那么作为人民币资产的房地产价格就真正遇到了大问题。 同样是高盛,在预期2017年最大的投资标的时,首推的就是美元升值,其次就是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压力,而这两点,恰恰都和中国的房地产价格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