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控不能只盯着"限"字 会让市场更扭曲
楼市调控不能只盯着"限"字 会让市场更扭曲 2016/10/02 00:16 南方日报 在发达国家,房价之所以不会出现大幅上涨现象,关键就是实现高额的购买和转让税收,迫使购房者不敢囤房炒房。 继开启限购之后,南京市政府9月26日再度颁布13条意见,稳定住房价格。 从限价到限贷再到限购,直至13条意见发布,南京市在稳定房价方面,已经连发“四箭”,用“高度重视”来形容,也不为过。类似的,还有杭州。继本月18日出台限购政策后,9月26日傍晚,杭州发布土地拍卖新政。但从内容来看,却乏“新”可陈。 也许,对南京、杭州的楼市调控,不能过于苛求,其他地方在楼市调控方面,大多也是如此。只是,频繁地炒冷饭,不仅消费者已经感到厌倦、厌烦,开发商更是完全掌握了政府心理,面对朝三暮四的调控政策,很轻松地就掌握了房价的主动权。 事实也是如此,从2007年首次调控到现在,调控政策不知调整了多少次,而房价则会在每次政策的调整中,一次又一次地上涨。其中,被认为是最严厉手段的限购限贷政策,更像是房价上涨的催化剂,不断地向市场传递供需紧张的信号,迫使刚性购房者也加入到“抢房”的行列之中,使人很难分辨出哪个是购房者,哪个是炒房者。 实际上,就目前实际情况看,房价已经与限购限贷限价等没有多大关系,限也好,不限也罢,只要有需求,且需求旺,房价就会涨。特别是一、二线城市,刚需加投资、投机,足以令房价在一定阶段内持续上涨。如果一味地采用“限”的方式,只会让需求越“限”越多、越“限”越急,购房者的心理越“限”越恐慌。 这也意味着,在楼市问题上,已到了好好反思的时候了,也就是楼市调控是否已经被房价完全绑架了,频繁用“限”的方式跟在房价的屁股后面走,会不会把房价的脾气越“限”越坏。相反,广大居民对一些地方政府制定的调控政策,则越“限”越失去信任感。 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对房价已经没有办法了呢?显然也不是。关键在于,对地方政府来说,如果真的关心老百姓的住房问题,就不该过多地把眼睛放在“价”字上,而应当放在“房”字上,关注一下老百姓是不是有房可住。那么,关注的重点也就要转向“房”的分布结构上,对中低收入阶层,以保障房为核心,实现买和租相结合的保障体系,确保中低收入阶层有房可住。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房价所以不会出现大幅上涨和快速上涨的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实现高额的购买和转让税收,迫使购房者不敢囤房和炒房,从而维护了房价的稳定,也确保了中低收入阶层能够有房可住。 在楼市问题上,还是要坚持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高档住宅、高档别墅等,还是应当由市场来决定,政府不要管,更不要限。相反,还能够从涨价中获得更多收入。政府要做的,就是从高档住房和别墅产生的收益中,筹集更多的保障房建设资金,弥补市场失灵。如果频繁地采用“限”字手段,只会让市场更扭曲,让房价上涨更加没有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