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产买卖市场"疯狂"背后无新政 上半年房贷猛增
据《劳动报》报道,受到网传上海楼市将出台新调控政策的影响,上周以来申城楼市成交再现“疯狂”。记者多方求证获悉,楼市成交、贷款申请的确出现大涨,不过昨天市住建委对该传言进行了澄清。 辟谣:上海无新政出台 引发这波购房高潮的是此前“上海将于9月1日出台调控新政”的传闻。传闻中的新政包括:调整土地和住房政策,政策包括收紧银行贷款政策,以控制土地融资;同时考虑调整购买住房贷款政策,比如,首套住房首付款由30%提高至50%,以及凡有贷款记录的,不管首套还是二套,首付比例提高至70%等。 受此影响,在二手房(房源、代理、租房)方面,以中原长宁片区为例其签约量也比平时多了20%-30%,目前各门店也在加班加点跑签约,中原的签约中心都已经全部排满了。而一手房中,上海中环某楼盘也因“近期上海房贷政策将在9月初进一步收紧”的消息,开盘时间提前。 不过昨天傍晚,市住建委表示,近期本市房地产市场交易量虽有上升,但交易秩序正常,总体保持平稳。关于近期社会上有关购房信贷新政的传言,市住建委明确表示,没有研究过此类政策,将继续严格执行3月25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意见》,保持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房贷:近日申请量增两倍 “太忙了,太忙了。”昨日,一家大银行沪上浦西某网点房贷部门客户经理这样形容这几天的工作状态:“业务申请量是之前的三倍吧。” 这位客户经理告诉记者,目前申请房贷的客户主要以首套房居多,利率一般都可享受到9折优惠,因为目前的政策是名下一套房还清房贷就算首套,所以二套房贷款申请客户并不多。“房贷从申请到审批完成有一定周期,一些已经提交申请的客户这几天也会来询问进度,希望能快速走完流程。”他说。 一家股份制银行浦东某网点内,记者昨天下午遇到前来咨询房贷申请的市民杨小姐。“真是急人,我是置换,原来的小两房已经卖了,新看中的三房因为等上家换新产证,还没有网签。”杨小姐告诉记者,来银行想问问网签后最快何时能来申请房贷,需要哪些资料和手续。“没办法了,我只有把自己能准备的都准备好。” 融360最新的8月房贷报告显示,本月,上海首套房平均利率折扣为9折,执行利率为4.41%。在融360监测的30家银行中,贷款政策较上月均没有变化,首套房贷款利率全部最低9折。首套房首付全部为3成。二套房方面,本月上海二套房主流首付是5。二套房贷款利率方面,最高的是新韩银行的上浮基准利率的20%,其他29家银行全部为上浮基准利率的10%。 成交量:上周创历史次高点 数据也证明,近期楼市成交处于爆发状态。据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上周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55.6万平方米,而这一高度也是周度成交的历史第二高。而本月的周成交量,平均只有28万平方米左右。 从交易节奏来看,下半周开始放量,周四、周五单日成交量都在8万平方米以上,而到了双休日成交则在10万平方米左右。上周五,交易中心的系统也一度宕机1个小时。 在成交结构方面,改善项目成交放量较为明显,尤其是上周单价超过10万元/平方米的房源成交82套,环比增加86.4%。受此影响,均价上涨到43571元/平方米,并且再度创历史新高。 原因:高地价和月末效应 对于真正的原因,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表示:上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成交出现爆发式增加。一方面上周有几幅被市场看好的地块紧急暂停拍卖,在周边城市调控收紧的背景下,市场难免有些联想。受坊间传闻影响,不排除已经处于买卖过程中的客户会加紧速度完成交易。另一方面,加之本身处于月末,项目开盘集中,有翘尾因素在。加上一些商办地块溢价率也超过100%,给市场信心提振。从上周的成交来看,各类产品“多点开花”,由此来看,金九行情或提前启动。 卢文曦认为,基于市场传闻,项目出现紧急开盘。从传闻内容来看,对中高端项目造成冲击最大,因此这类产品最为“紧张”,供应量也较为充足。随着恐慌情绪蔓延,房企入市项目会陆续增加,预计后续供应或出现反弹走势。 宏观:上半年房贷猛增 记者注意到这样一份数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增加2.3万亿元,同比多增1.2万亿元,6月末增速达32.2%,月度增量屡创新高。 对于房贷猛增的原因,央行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上半年商品房销售增速较高,带动个人住房贷款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累计同比增长42.1%,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提高了32.1个百分点。 新华社报道称,从北京、上海监管部门了解到,京沪两个城市今年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总计增加了超过3000亿元。 新华社近日援引经济学家巴曙松提出的几组比较数据,其中是中国房贷与销售额之比,即某个阶段新发放的房贷规模与这个时间段的房屋销售规模相比,在2015年中国房贷销售比为43%。而从国际经验来看,美国房地产市场2007年新增房贷与销售比在接近50%时发生次贷危机。所以在这一数据上中国目前处于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