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成小区车位已饱和 上海将出台意见规范停车位共享
一个停车位,往往让不少人“心伤”。本报夏令热线近日刊登关于“错时停车”的系列报道,引起读者广泛关注。根据从本报新媒体发出的调查问卷显示,尽管小区停车难已成为普遍现象,“错时停车”却因种种原因难有起色,并不被市民看好。记者从市政协了解到,根据市交通委的相关答复,本市将会出台相关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加强停车资源共享利用,推进利用有条件的路外和路内停车场对外错时开放。 9成车位已饱和 “停车难”是目前城市道路交通中的突出问题。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发布的调查曾显示,在家中有车的受访市民中,有固定停车位的占57.8%,没有的占42.2%。 那么,居民小区的停车状况究竟如何呢?本报的调查数据指出,“严重紧缺,一位难求”的比例最高,达到61%;“已经饱和”的也有32%,而选择“仍有空余”只有7%。这意味着,绝大多数申城有车一族回家后都会遭遇到停车难题。 然而,即便晚上回家小区车位已满,选择“无论如何也要停进去,让物业想办法”的比例却是最高,达到了42%;“平时不开车了,占着车位不走”位居第二,约为23%;“去附近的公共收费停车场”的达到18%;而“随便找个地方或马路上停一下”也有16%。 “错时停车”爱不起来 令人意外的是,在小区停车位如此紧张的现实情况下,愿意尝试错时停车的居民却并不多。 调查显示,如果开放周边停车资源实施错时停车,“要视情况而定,首选依然是进小区停车”的比例最高,达到68%;而“拍手叫好,愿意把车停到小区周边”的只有29%;更有3%的人直接表示“没兴趣”。 原因何在?对此,市民普遍认为错时停车目前存在诸多障碍,其中“吐槽”最多的是“距离往往较远,我不方便”,其次则是“不清楚哪里提供错时停车位”,而“收费比小区停车要高”、“停取车的时间与我的需求不符”以及“管理不放心,怕车有损伤”也是居民担心的问题。 在市民们看来,解决停车难的关键,除了想办法在小区内拓展更多停车位之外,“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意见,推动小区周边停车场对外错时开放”的呼声最高,达到30%;另外“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盘活停车资源共享利用”的比例也达到了18%。 出台实施意见规范 针对小区停车难,市政协委员吴范宏曾提出提案,希望挖掘小区周边的停车资源,解决居民夜间停车的主要矛盾。 对此,市交通委的回复中指出,上海将出台的《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报批稿)中明确要求加强停车资源共享利用,推进利用有条件的路外和路内停车场对外错时开放。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要率先落实错时停车责任。另外,本市已经起草了《关于促进本市停车资源共享利用的指导意见》(讨论稿),建立多方协同推进机制,落实分工职责,协调各方利益,共同推进落实住宅小区错时利用周边停车资源相关工作。据了解,相关意见出台后,将进一步明确规定针对住宅小区周边具备夜间时段性停车条件的道路,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可按规定程序向公安交警部门申请设置时段性道路停车场,向小区居民提供夜间错时停车服务,并考虑由停车管理公司与物业公司共同管理,对居民夜间停车实行较为优惠的包月收费价格,但应在白天道路交通高峰时段前驶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