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近七成上海消费者认为未来半年不宜买房
近七成上海消费者认为当前和未来半年都不是买房的好时机。上海财经大学发布的2016年第二季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显示,消费者的买房意愿和买房预期均有所下降。 7月12日,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经济信息社和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联合发布“2016年第二季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社会经济指数系列”,该指数系列包括2016年第二季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和2016年第二季度上海市投资者信心指数。 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第二季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消费者购房意愿指数为47.9点,环比基本持平,略降0.3点;购房预期指数52点,环比下降2.6点,同比上升3.3。 近期上海市房地产价格的猛烈上涨使得购房意愿下降的消费者逐渐增多。本季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7.6%的消费者认为当前是购房的“好”时机,环比下降1.6点,同比增加1.4点;认为时机“不好”的则为69.6%,环比下降1.4点,同比增加8.4点。 本季度新一轮楼市调控政策效果初步显现,市场呈现出量缩价微涨的局面,面对高位运行的房价和对经济发展的谨慎预期,消费者的有效购买力和购买意愿都有所下降。 由于2015年下半年以来的市场需求透支,以及今年一季度的“沪九条”等政策面的调整,上半年上海新建商品住宅市场交易量已经呈现出倒“V”的特征。 同策咨询研究部数据显示,截至6月26日,2016年1-6月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面积726.88万平方米,同比上涨29%,成交均价34867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4%。尽管上半年商品住宅销售量价齐升,但“沪九条”前后的市场交易量已经发生明显变化。 数据显示,2016年4月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约97.21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下跌21.78%,环比2016年3月220万平方米的高峰值下跌56.08%,而5月交易量98万平方米,6月前26天也仅仅有96.34万平方米。 而对于未来六个月的购买预期,认为时机“不好”的消费者为67.4%,环比上涨0.6点,同比上涨8.8点;认为时机“好”的消费者为19.4%,相对于上个季度的21.3%下降1.9个百分点,同比上升1.3点。 也就是说,未来六个月的购房预期,和当前的购房意愿选择相差不大。报告称,这说明本季度消费者对房地产的判断是一个相对长期和复杂的预期,一方面消费者对过快上涨的房价难以承受,另一方面也认为房价大幅调整可能性不大。 对于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有效性的评价,一半(49.8%)的消费者投了不满意票,比上季度下降6.0点,同比大幅增加了10.2点。 也就是说,二季度消费者对调控效果的满意度较一季度有所回升,一季度末实施的调控政策在二季度初现成效,有效遏制了房地产市场量价齐升的非理性局面,所以认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有效的受访者环比增加。 但是,因为房价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调整,而且二季度地王频出,多数消费者认为未来房价的走势依然不容乐观。 3月25日“沪九条”新政之后,2016年的上海土地拍卖市场依然频现地王。6月1日,信达以58.05亿拿下宝山顾村地块,可售商品住宅楼板价4.81万/平方米。 同策咨询研究部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上海住宅类用地成交楼板价为20763.67元/平方米,比2015年同期9467.24元/平方米上涨119.32%,住宅类用地价格在去年高位的基础上大幅上涨。 上海财经大学调查组表示,如果房价维持在当前的高位,是否能够得到足够有效需求的支撑,如何消除其对投资和人才的挤出效应的负面经济影响,应该是迫切需要应对的问题。